招生专访舞蹈学院院长邱友仁 钟润良教授教授

    向前进, 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一曲娘子军连歌,风靡了全世界,震撼了几代人。每当我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就会想到在《天鹅湖》、《红色娘子军》、《鱼美人》中饰主角的我国第一批芭蕾舞演员钟润良和我国舞蹈教育家、民族舞专家,全国桃李杯舞蹈大赛首创者之一兼评委邱友仁教授。

 在北京的京北重镇昌平脚下,环境优美,古树参天,古色古香的花园式校园里我带着崇敬的心情采访了这两位老一辈舞蹈艺术家。


长袖善舞弄春秋


了解钟润良的人都知道在舞蹈界她以真诚严谨认真而著称,每个与她接触过的人都会对此留下深刻的印象。

   钟润良1960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芭蕾专业,在校期间受到苏联专家的培养,在她的演艺生涯中随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北京演艺专修学院国际舞蹈学院前身是北京润良舞蹈艺术学校,创建于1997年, 是继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等为数不多的以舞蹈专业为教学主体的又一所充满动感激情与肢体魅力的学院,国际舞蹈学院下设中国舞系、国标舞系、流行舞蹈系等三个系别,包含中国舞表教合一、舞蹈编导、国际标准舞(拉丁摩登)、流行舞蹈等多个专业方向,将“集多舞种于一身,融表演、教学、编创于一体的复合型舞蹈普及人才”定为本系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强化基本功训练,积极利用北京舞蹈学院的资源,努力建立一套科学而严谨的课程体系;另一方面,积极从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以及国外著名舞蹈学府引进专业教学人才,目前舞蹈学院已有多位教师享受国务院津贴,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舞台实践经验。如著名民间舞专家邱友仁教授、芭蕾舞艺术家钟润良教授、英国联合舞蹈教师协会UKA高级院士姜守洲,俄罗斯国标舞专家sokhranny evgeny、韩国流行舞专家姜熙守等,钟润良和邱友仁两位院长亲临教学第一线,以她们人格的魅力,聚拢了一批舞蹈教育界的精英共同执教。学校以取信于社会,学生家长和学生为治学方针,培养出适宜于社会需要舞蹈演员并能发现其中舞蹈的尖子人才为执教目标。


特色伴舞育良英


   "我们办学没什么秘密武器,也没什么特色 ,只是没有太多框框限制,我们在参照北京舞蹈学院之教学大纲的要求的同时, 充分发挥′名师出高徒′名师们的特长,在教学上采用′删繁就简′,有些雷同的课程不单独开设,解决问题的办法是通过给学生排练优秀的舞蹈剧目,在实践中磨练学生的舞蹈感悟力。学生前两年都进行扎实的基础训练,一些较复杂的舞蹈剧目在第三年就开始为学生铺垫,同时还对学生进行芭蕾舞和中国舞的更加专业化的培养,经过长期磨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剧目的内蕴和相关的舞蹈技艺。"

同时专业设计与市场紧密结合,重视实践教学,注重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和团体的合作,坚持以市场需求为主打(通过市场调研、看准国际标准舞在我国发展的大好前景),在业内有广泛的人士支持、行业背景和行业权(经过几年的规划与建设,与全国100余家艺术培训学校等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舞蹈学院鼓励学生自主创业、自办学校,给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创业平台和人事支持(利用我院教师在全国的资源为学生排忧解难);利用行业管理机构,鼓励学生学好专业技能,考取职业教师资格证书,考取证书之后才有资格进行实习教课,这也是我院专业的一大特色。舞蹈学院以国际标准舞专业建设为龙头,结合学科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改变,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研究,加强实践教学建设,不断完善“层次型、多元化”的实验教学体系,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既强调在实践学习(在外授课或参赛)中践行理论,更强调在深入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实践、再实践,让实践成为实现学校教学目标的催化剂。为此,北演国际舞蹈学院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演出和比赛。从二年级开始,学校就具体安排每一个学生参加舞蹈剧目的排练和演出,把教学科目寓于演出实践之中,让舞蹈的精髓通过实践一点一点的融入学生的灵魂。同时还经常带领学生参加公益性质的演出活动,到敬老院为老人们进行义务表演,以此培养学生们的爱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桃李不言报春晖


   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北京演艺学院舞蹈学院已名声在外,并深得社会各界人士的信任和好评,办学几年来,以"严格、严谨、严肃"的办学方针和教书育人的成果取信于社会,取信于学生和家长,2002年学校被中国国情研究会列为"艺术教育定点单位",中央电视台"舞蹈世界"栏目对北京润良舞蹈艺术学校进行跟踪报道,用六集之长度客观生动的反映了北京润良舞蹈艺术学校办学、教学的真实情况。在德国弗赖堡举办的国际少年舞蹈比赛中,学校选派的三名选手,代表中国、北京参赛,一举夺得三项金奖,开办了民办舞蹈学校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之先河,其中一名获奖的学生,在我校的推荐下,被德国曼海姆舞蹈学院录取,并获得该院提供的全额奖学金,在国内的各种舞蹈比赛中,我校参赛者大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之中有"桃李杯"表演奖,其它各省市舞蹈大赛的一、二等奖的获得者。2013年在参加第四届北京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集体舞《傣女》荣获专业组二等奖;“剑桥杯”国际舞蹈公开赛拉丁舞专业院校A组第一名、拉丁舞专业院校B组第一名,世界华人体育舞蹈赛摩登舞系列最高组别摩登职业A组冠军,2015年WDC世界舞蹈大赛亚洲B组第三名等。近几年来,舞蹈学院中专部百分之95的毕业生迈入艺术高等院校,走进了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院校,还有数人在国外的艺术大学深造,另有一部分学生被中央表演团体、部队文工团和地方省市文艺单位聘用。


着眼未来谋发展


   作为一个民办学校,在不用国家一分钱、经费紧缺、面临许多困难的情况下,就把学校办得如此蒸蒸日上,把学生培养的技艺不凡,实属难能可贵,也由此看到了办学人的努力和艰辛。

   当谈到学校的将来时,钟润良微笑着说:"特色是民办学校的灵魂,是民办学校得以蓬勃发展的基础和保证,而这种特色应该是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反映和体现,特色教育对学校而言其发展目标是′规范′加′特色′;对教师而言是′达标′加′特艺′,对学生而言则是′合格′加′特长′。这三个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要使学校有长足的发展,我们还必须要上规模上档次,所以,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通过强强联合把我们的学校做强做大,为中国舞蹈的未来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一流的舞蹈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在当今的世界舞坛上占据一席之地。"

   听着这不是"豪言"的豪言,记者不禁再一次被打动了。历史演进到今天,中国舞蹈已经进入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学、需要思想、需要坚韧的年代,唯有如此,中国舞蹈才有希望进入世界舞蹈之林。有了钟润良这样一批具有献身精神的社会精英,记者有理由相信,我们没有任何理想不能实现。

   钟润良,1960年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是我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代芭蕾舞表演艺术家,她与我国著名的芭蕾舞蹈家白淑相、吴祖捷、高醇英、孙正廷、黄伯虹、张婉昭等齐名,她成功地扮演了著名古典芭蕾舞剧《吉塞尔》、《天鹅湖》、《海峡》、《泪泉》、《无益的谨慎》等剧中的女主角,由于她对民间艺术的热爱,使她有成功地在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鱼美人》中创造性的塑造了不同性格的主要角色而一举成名。目前她还受聘于台湾台北舞苑、日本田中佐美芭蕾创作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家芭蕾舞学校认客座教授,同时还是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芭蕾艺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演员、我国特殊贡献津贴享受者。

分享